编者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蓝图已经绘就,创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呼唤一流的大学精神。今年是学校建校67周年,也是东迁张江20周年,学校开展了“大学精神”主题征文活动,收到了师生员工们的踊跃来稿,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师生对大学精神内涵的感悟,以及在大学精神影响下成长发展的心路历程。上海市名中医、我校终身教授李其忠《我心目中的大学精神》一文荣获一等奖。
我心目中的大学精神
李其忠
所谓大学精神,应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风范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创造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崇高形式。北大、清华、南开等著名大学初创阶段的校长们对此均有精辟论述,我们应当努力继承发扬、传承光大。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及科技发展,当今的大学精神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和人文品格。
作为一名从教、从研、从医近五十载的老教员,对中医药大学应有的大学精神,也每每有些思考,有些感悟。
大学教员,应该是学识广博、品行端方、诲人不倦的典范。由此而言,大学任教,不仅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位,更应将其视为一种责任,一份担当。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著名中医学家刘树农、金寿山、殷品之、张伯讷等教授众览群书,学问渊博,诲人不倦,悉心培养我们中青年教师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刘老、金老、殷老、张老等分别给我们脱稿讲授《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古文观止》《中医学基础》,深入浅出,纵横解析,令我辈终身难忘。正是由于恩师们的耳提面命,不仅使我们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人文素养,更让我们对老一辈教师身上所折射出的大学精神有了深切感悟。本人有幸整理《金寿山温病学讲稿》《张伯讷中医学基础讲稿》,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此聊表对恩师的念怀。
本人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多年,虽无成功经验可言,但有切身体会可表:要成为一名让学生值得记起的好教师,一靠专业素养,二靠敬业精神。精深全面的专业素养,对授课重点、疑点有尽可能穷尽性的了解和把握,是教师上好课的必备条件。专业功底扎实,上课才有底气,才能赢得学生敬重,所谓备课时以十当一,上课时以一当十。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授课前充分的素材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从容的时间预留,乃至合宜的着装仪表等,均能体现一位大学教师的教学态度。总之,上好课须“六要”:要放松,但不能马虎;要自信,但不能自满;要幽默,但不能庸俗;要大气,但不能霸气;要有知识,但更要有文化;要有教材、大纲,但不能拘泥于此。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教为本研为魂,一体两翼,协调并进。根据自身特点和应用需求,选择恰当研究路径。一旦确定研究方向,就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按照既定方向竭尽全力研究的内在动力,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晋升职称,更是为了深究学问,提升自我。
本人早年认定中医藏象理论的文献研究方向,不管科研风向如何变幻,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终以课题研究成果形式,撰就学术专著《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主编严世芸、李其忠)。该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十余年前,本人专注于上海市卫健委指派的“丁甘仁学术成就与教学思想研究”,带领课题组成员花费大量时间倾力研究,终以课题结题形式主编出版120余万字的《丁甘仁医学全集》。该书一经发行,广受好评。课题研究过程中,本人也受益良多,深为法古开今、博采众长、方药独到、乐善好施的近代医学史上一代宗师丁甘仁先生的医事所感动,使自己的为人为师为学之道得到一定净化和升华。
作为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教师,还应熟悉中医临床,理论联系实际,从临证实践中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从医疗行为中体悟大医精诚的真谛。本人认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医者仁心”“生命至贵”的认识,中医学并非一般的纯学术体系,而被赋予更高层次的人文伦理观念。为医之人,不仅要终身学习,医技精湛,更要“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具备至诚至善的医德风尚。
“学而不思则罔”。本人于医学杂志发表临床论文多篇,以志将多年积累的临床心得上升为理论认识,也为传授于后学作一份努力。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多次谈及“临证标本”的认识。本人认为,病人及其所生的疾病为本,医生及其所持的医疗技能为标,诚如《黄帝内经》所言“病为本,工为标”。眼下不少医生不懂“病为本,工为标”的深意,临床治愈了疾病就洋洋自得,居功自诩。殊不知,没有病人的积极配合、家属的认真护理,仅凭医生的医疗干预几乎是不能治愈疾病的。若治愈疾病全归功于医生,那么未能治愈疾病也就要全归罪于医生。可见,临证不识“病为本,工为标”,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本人坚信,任何中医药大学值得颂扬的大学精神,正是每一位大学从政、从教、从研、从医人员执业风范中凝练出来的本质特征和人文风貌。弘扬大学精神,正需要你我共同去努力。
(转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官方公众号)